近日,由中国移动研究院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、中移湾区创新研究院共同牵头,广东移动、江苏移动等中国移动省公司,以及中国联通、国家电网、上海电力设计院等十余家重点单位共同制定的《数据中心算力碳效可信评价技术规范》团体标准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,2025 年 4 月 1 日于中国节能协会正式发布。该《规范》的发布意义重大,是国家从“能耗双控”向“碳排放双控”转型在算力产业的重要体现,不仅弥补了现有能效指标体系在碳排放核算中暴露的问题,而且解决了智算爆发式增长下“碳排:算力”效率问题,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绿色转型迈入新阶段。(摘自新浪财经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29612427734711061&wfr=spider&for=pc)而克拉玛依碳和液冷数据中心以其创新实践,成为这一转型浪潮中的标杆典范。

技术突破:从“废热”到“负碳”的能源革命
地处新疆的克拉玛依碳和液冷数据中心,由克拉玛依碳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,是全疆首家采用板式水冷散热系统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。其核心技术突破令人瞩目。
极致能效:通过板式水冷技术,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被高效回收,系统整体能耗仅为传统数据中心的 1/6,相当于每年减少上万吨标煤的碳排放。
余热循环:回收的冷却水经换热枢纽站加热后,可为近4000 平方米办公区供暖,单个供暖周期节约用电量约 100 万度,减少碳排放 860 吨。未来,余热还将扩展至周边设施养殖、大棚种植等领域,实现能源“变废为宝”。
反向制冷创新: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研发“废热驱动溴化锂制冷”技术,预计今年实现“余热转冷气”,解决数据中心夏季降温难题,形成全年能源闭环。
政策赋能:抢占数字经济“绿色高地”
克拉玛依市作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“第一梯队”,以“绿电+算力”为核心战略,加速布局数字经济:
算力集群初具规模:云计算产业园区已建成 6 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,总机柜数达 6.5 万个,智能算力规模位居全疆第一。
政策强力支持:政府出台专项政策,推动绿色算力与清洁能源耦合,对新增算力项目给予新能源并网消纳指标,助力低碳发展。
产业协同升级:联合华为、中国移动等企业,构建“数字克拉玛依”生态,为疆内外企业提供强力算力支撑,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。
响应新标:算力碳效双优的行业样板
新发布的《数据中心算力碳效可信评价技术规范》强调以“碳排放量”与“归一化算力”为核心指标,推动行业从“能耗双控”向“碳排放双控”转型。克拉玛依碳和液冷数据中心的技术实践,与新标理念高度契合:
量化碳效:通过规格化有效算力(NECP)模型,科学量化单位算力碳排放,其能效值低于 1.15,达世界先进水平。
全流程可信:建立能源与双碳管理平台,实现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全流程可信追溯,为行业提供标准化参考。
技术外溢:与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共建浸没式液冷实验室,利用本土高端白油研发新型散热系统,推动技术成果全国共享。
未来展望:共建可持续数字生态
克拉玛依碳和液冷数据中心正以技术创新为支点,撬动绿色算力新时代:
全国推广:其“废热利用”“液冷节能”模式有望纳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案例库,助力行业低碳标准落地。
国际合作: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深化数字合作,推动绿色算力技术“走出去”,参与全球气候治理。
城市转型:以算力赋能“智慧油田”“智能网联车”等新兴产业,助力克拉玛依从资源型城市迈向数字经济标杆。
在《数据中心算力碳效可信评价技术规范》的指引下,克拉玛依碳和液冷数据中心以技术硬实力和政策软环境双轮驱动,不仅树立了绿色算力新标杆,更为全国数据中心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。未来,随着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的深度融合,一个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数字新时代正加速到来。
本文部分信息引自公开资料,版权归原作者及发布机构所有,引用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,如有疑问请联系删除。